【地方食闻】让6万余亩油茶林变身“绿色银行”
近年来,四川省隆昌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扩规模、重培育、增效益、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在油茶产业扩面提质、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油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加速迈进。
隆昌市立足资源禀赋,通过政策支持、科技赋能、三产融合,做好了油茶全产业链发展文章,让6.2万亩油茶林变身“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隆昌市陆续出台《隆昌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隆昌市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全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同时,积极争取资金,高质量推进四川省首批“天府森林粮库”示范建设项目,全面提升油茶种植质量,完善管护基础设施,打造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油茶生产经营体系。如今,隆昌市油茶林面积达到6.2万亩,比2012年增长近5.1倍,油茶籽产量增长280%,茶油产量增长276%,建成1个省级现代林业园区、1个省级“天府森林粮库”基地和3个市级基地。

隆昌市“天府森林粮库”油茶核心基地
在技术赋能上,隆昌市主动联合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隆昌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针对油茶树结果率低、产油量不高等问题,开展良种选育和引种推广,全力提升基地油茶产量和品质。通过实施中央财政油茶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制定地方标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大力推进油茶丰产栽培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组建专业油茶科技团队,深入一线、全链条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着力提升种植大户和基层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近年来,先后邀请湖南、四川等地专家开展技术指导20余次,培训基层林农3万余人次,为油茶产业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在培育经营主体上,隆昌市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专合社+农户”等经营方式,推动油茶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拥有1个油茶产业联合社、30余家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3家精加工企业和5个初级产品加工厂,已构建起集“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创新复合经营上,隆昌市积极探索“油茶+N”高效复合种植模式,有效破解林业周期长、抚育管护成本高、综合效益低等难题,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例如,隆昌市国有林场通过“以短养长”的方式,创新推广“油茶+药材”等复合经营模式,林地综合效益提升了40%。在产业融合上,隆昌市结合本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油茶+旅游”新业态,已成功打造了平推水库生态康养园、星空部落、油茶主题公园等融合景区。每年10月至11月,数万名游客慕名来到隆昌油茶基地,赏花观景、体验土陶制作、享受农家休闲娱乐。尤其是“隆昌陶·油茶花节”的举办,极大提升了油茶相关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隆昌市石燕桥镇净土村曾是脱贫村,如今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依托石燕茶乡园区,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技术团队+农户”经营模式,建成7300亩油茶种植基地。通过将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油茶花景观为依托,举办油茶花节,打造集游玩赏花、茶果采摘、产品销售为一体的融合发展特色产业,累计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至23万元,林农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
在今后的工作中,隆昌市将持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天府森林四库”建设为引领,以“做强产业基地、做深油茶加工、做大三产融合”为主线,全面提升油茶产业综合效益,不断书写“两山”转化的新篇章。
(王继发 蒋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