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吉林:2.7 万欠款拖 15 年?正义虽迟 必用利剑 “追” 到底!

2025-05-20 08:46:00

“这笔欠款都15年了,我都70岁了,难道法律真的拿他没招了吗?”面对再次申请强制执行的樊某,吉林省双辽市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干警听出了老人话语中深深的无奈与焦虑。这句话,既是老人十五年追债辛酸的缩影,也成了执行干警心中沉甸甸的责任。

2010年4月,春播时节,被执行人任某来到樊某经营的农资店,购买了价值2.7万元的化肥。田间地头,两人笑着约定:等秋收卖了粮,12月一定把钱还上。然而,当寒风裹挟着雪花覆盖大地,还款期限已至,任某却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此后的日子里,樊某无数次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前往任某家中催款。泥泞的土路、冷漠的闭门羹,都没能动摇他的决心,可任某始终避而不见。

无奈之下,2012年3月,樊某将任某诉至双辽市人民法院。开庭那日,任某经法院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依法缺席判决,判令任某在判决生效后立即偿还樊某欠款2.7万元及利息8100元。拿到判决书的樊某本以为看到了希望,可任某不仅对判决置若罔闻,还玩起了“躲猫猫”,甚至将原本的住所空置,彻底切断与樊某的联系。

樊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执行干警多次奔赴任某所在的外县镇。然而,面对空荡荡的房屋、一问三不知的邻居,执行工作困难重重。仅冻结的部分案款,犹如杯水车薪,案件不得不暂时中止执行。时光飞逝,当年还能独自奔波的樊某,如今已年逾古稀,佝偻的背影、颤抖的双手,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那笔欠款,成了他心中日夜煎熬的“死结”,也成了他暮年最大的执念。

2025年4月,樊某再次鼓起勇气走进法院。接待他的执行干警,看着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听着老人哽咽的叙述,心中五味杂陈:如果我是当事人,心里不一样也堵得慌吗?老人家您放心,只要被执行人有偿还能力,我们一定把这笔钱给您要回来,法律尊严不容挑衅!

为找到规避执行多年的任某,执行干警们开启了一场“猎赖行动”。他们奔赴任某居住所在地,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乡间小路上,干警们踩着泥泞,向村民耐心询问;村头大树下,干警们与下象棋的老人拉家常,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终于,在连续多日的奔波后,他们获取了任某的联系方式。

当电话拨通,任某惊讶地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执行干警语气坚定:“因为我们是执行干警!”简单的回答,字字千钧,展现出司法的威严与执着。随后,执行干警通过电话对任某进行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债务履行的规定,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法律后果;从个人信用对生活的影响,到对子孙后代可能造成的牵连,干警们掰开了、揉碎了讲,让任某深刻认识到自己逃避执行的错误。

在法律的强大震慑和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任某终于低下了头,承诺尽快还款。2025年5月7日,任某与樊某达成和解协议,决定一次性筹集3.3万元还清欠款,而樊某也自愿放弃其余利息。

近日,任某将3.3万元案款打入法院指定账户,这起历时15年的欠款终于圆满执结。当樊某得知欠款成功追回的消息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对执行干警连声道谢。

这起历时15年的欠款案件圆满执结,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与司法为民的决心。双辽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用实际行动证明,无论时间多久、困难多大,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全力以赴。法律的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司法的利剑,终将为每一位当事人撑起一片公平的蓝天。

来源:双辽市法院

编辑:李志刚

吉 林 省 媒体求助维权热线 请联系 李 主 任: 130 1938 8122 (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 9819 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 2468 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 7867 1922(微信同号)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白龙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