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标注保质期,8月1日起强制执行
【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3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提出,中药饮片的内、外标签应当标注产品属性、品名、规格、药材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装量、保质期、执行标准等内容。其中,中药饮片的保质期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自主研究确定;保质期的标注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相关施行日之前使用原有的包装、标签生产上市的中药饮片,可以继续销售、流通至使用完为止。
也就是说,2025年8月1日起,中药饮片保质期标注将强制执行,这标志着我国中药饮片管理进入新的规范化阶段。本文将从中药饮片保质期制定原则、实施现状及难点、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各方提供有益参考。
原则制定与行业探索
中药饮片的保质期制定过程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要分析中药材的来源、药用部位、采集及贮藏时间、所含水分、成分、质地等,如来源为鲜药的中药饮片保质期从鲜药加工开始计算。其次,炮制方法对保质期也有显著影响,例如煅制和炒炭的中药饮片质量相对稳定,保存时间较长;而采用醋炙、蜜炙的中药饮片容易发霉、生虫。此外,包装、贮藏条件以及不同生产和销售区域的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保质期。
不同品种的中药饮片保质期存在明显差异,各地医药行业协会已组织生产企业进行了探讨与初步拟定。例如,芳香类的中药饮片如荆芥、金银花、薄荷等不宜久放,否则会导致气味发散,失去功效;种子类中药饮片如酸枣仁、桃仁、杏仁等,易泛油、易产生黄曲霉菌,也不宜久存放;动物类中药饮片如海马、蛤蚧等,含有大量蛋白质,极易发生虫蛀、霉变、酸败问题,这些饮片也不宜久放,多数企业制定的有效期为1年。相反,矿物类中药饮片性质稳定,一般可长期存放,质量不受影响,如牡蛎、龙骨、朱砂、赭石、磁石等,保质期可设置为5~10年;还有的中药饮片如陈皮,在一定条件内,存放的时间越久,气味、口感及功效都会越好,保质期可根据企业自行设定。除此之外,其余常规品种的保质期一般设定为2~3年。
2024年,国家药监局也发布了《中药饮片保质期研究确定技术指导原则》,配套文件明确了中药保质期的研究路径。
政策影响与应对举措
目前,距离中药饮片保质期强制执行仅剩1个月时间,政策落地已进入冲刺阶段。各地也积极推动中药饮片标签明确保质期规定的落地,如江西药监局近日发布通知,对中药饮片企业执行2025年版《中国药典》《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3年版要求进行了说明,同时强调自2025年8月1日起生产的中药饮片需要标注保质期。笔者认为,中药饮片标签明确保质期势必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终端都产生深远影响。
生产企业积极适应
据悉,中药饮片保质期根据企业生产、销售、使用、反馈、质量跟踪等综合性历史数据,并结合饮片运输、保存等各个关键环节综合制定。部分企业已经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如进行稳定性试验研究、调整包装标签等操作,在2024年8月就推出了标注保质期产品。
以国内某知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在保质期标注政策实施前,就已经开始着手相关准备工作。企业投入大量人员参与稳定性试验研究,与省内多家企业进行探讨,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了统一的保质期设定。在政策实施过渡期阶段,企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质期标注,并通过优化包装设计、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延长部分产品的保质期。同时,企业还加强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在政策正式实施后可以进一步提升自有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成本的增加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仍持观望态度,对如何准确标注保质期存在疑虑。笔者认为,企业需对保质期内饮片质量负全责,大型饮片企业常涉及数百个品种,中小企业本就面临研发成本压力(稳定性试验投入),多数中小企业历史留样数据薄弱,而头部企业完成的品种研究占比也不大,生产标准化与数据化管理行业集中度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分层次研究,即优先覆盖易变质(含糖/油脂高)、大宗品种;数据共享协作,即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中药品种降解数据库或许是战略路径。
医疗机构管理承压
中药饮片保质期政策实施将对等级医疗机构产生诸多影响。一是库存管理压力增大,医疗机构需精细化管理库存,增加工作量与信息化要求;二是采购成本可能上升,因需选择高质量供应商及更频繁地采购;三是医疗质量风险增加,若管理不当,使用过期药品易引发医疗纠纷。
针对上述问题,医疗机构可参考多种应对策略。一是加强库存管理,引入信息化系统与定期盘点,确保先入先出、清理过期药品;二是优化采购流程,选择优质供应商、制定合理采购计划,避免积压;三是进行人员培训,加强药师与临床医生对保质期知识的掌握;四是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检测药品质量,与供应商紧密合作监督,确保药品安全有效。通过这些措施,医疗机构能有效应对政策变化,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药店诊所及时调整
对于零售药店和诊所等第三终端,由于需求量相对较少,中药饮片的周转速度较慢,容易出现过期现象,且进货多为现金或者月结,非特殊情况厂家不予退换货,故如何提升周转、减少经济损失非常关键。
笔者认为,这类终端可以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需求,预测并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进行精准采购,避免过度采购。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争取更灵活的退换货政策。其次,采用先进先出的陈列原则,确保先生产的中药饮片先销售。此外,要向消费者普及中药饮片保质期的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通过宣传,引导消费者合理购买和使用中药饮片,避免因过期而浪费。
提升质量规范秩序
中药饮片保质期标注政策的实施,是我国中药饮片管理的重要进步,将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适应,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市场秩序将更加规范。
一是,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二是,随着保质期政策的实施,中药饮片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管理,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三是,政府监管机构将进一步完善保质期政策,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通过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公众健康。
在中药饮片保质期标注政策的引领下,行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尽管前路可能有挑战,但只要各相关方秉持质量至上、患者为先的理念,积极应对,定能化挑战为机遇。企业以更科学的管理、更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一味中药饮片的安全与疗效,有利于更好地守护大众健康,推动中药饮片行业在规范中繁荣,在创新中前行,书写行业发展新篇章。
来源/《医药经济报》,原标题《饮片标注保质期的机遇与挑战》
编辑:陈丽娜
版式编辑:陈铁毛
审校:马飞、张松

www.yyjjb.com.cn
洞悉行业趋势
长按关注医药经济报
《中国处方药》
学术公众号
聚焦药学学术和循证研究
长按关注中国处方药
《医药经济报》
终端公众号
记录药品终端产经大事件
长按关注21世纪药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