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最美教师、四川省成都七中数学教师夏雪——做老师很幸福

2025-05-20 14:17: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她是教学名师,曾在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拿下第一名;她是前端网课教师,十余年的授课点亮省内外十万余名学子的未来;她是班主任,“知心姐姐”的角色让众多学生感到高中阶段“一生难忘”……

“我希望在数学学习的路上带着学生一起领略数学之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带着这样的初心,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夏雪用高质量的课堂筑梦学子成才,以有温度的教育呵护少年成长。她也先后成为成都市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的获得者。

自然发生的数学课堂

“当时天文学迅猛发展,对大数的运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数’的出现减轻了运算量。”在《对数的概念》这堂课上,夏雪为学生们翻开了学科的“历史档案”,随后,她补充道,如今复杂运算早已可通过计算机实现,但对数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还发挥着作用。

知来路、明意义、讲故事,让数学史与高中数学教育相融合是夏雪数学课的一大特点。

“上夏老师的数学课轻松愉快。”“喜欢夏老师的数学课。”这是夏雪班上学生的普遍感受。

然而,从教之初,夏雪也曾困惑。同事给新当老师的她支招,学生理解难,知识点就要“揉碎了,讲得细”。

知识点如何才算讲得透?夏雪发现,几乎每届学生学到《对数的概念》这节课时总会崩溃。为什么?夏雪充分了解后得知,“理解困难”“抽象枯燥”“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概念”都是学生产生困难的原因。

“数学用不着背!”喜爱数学的夏雪,换位思考学生的“困难”,“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概念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培养数学的理性思维。”

为此,夏雪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将课本里的概念“增厚”,让思维“跑”出知识点的框框,让学生“倒过来学数学”——从讲数学史、数学巨匠的故事到探究推演,她带领学生揭示数学概念背后的历史,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掌握公式推导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带着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如今,和学生一起探讨数学的过去和现在,再来解答教学问题,夏雪构建起了一个“自然发生的数学课堂”——站在学生角度看数学,让问题的解答、学生的解惑“自然发生”,这样的教法让学生学得透,感兴趣。“每届学生都会头疼的难点”成了“妙趣横生的探究交流”。而她所讲的《圆锥曲线章引言》课程被录制成在线课后,在网络平台播放量超过百万次。

做一件伟大的事

2011年,夏雪主动请缨,成为成都七中一名网课教师。通过一根网线,她将新颖活泼、创新独特的教学风格带向更多学生,也与省内外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孩子们产生了连接。

回忆起最初走进网班课堂的感受,夏雪认为是自己的教学能力被“证明”了。因为在成都七中,“能够上网班的老师都是各学科最厉害的”。为提升教学能力,夏雪无数次进门听课,“学校传帮带氛围浓厚,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夏雪逐渐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网课教学中,夏雪感受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网班学生常常展现出更为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和对学习机会的珍惜。尽管前端教师无法像传统课堂那样对每个网班孩子进行一对一辅导,但他们仍能敏锐捕捉到教师的付出,对这份跨越空间的关爱报以深深的感恩。“他们深知优质教育资源的珍贵,因而更加勤奋努力。”夏雪说。

今年2月,一名云南昆明的学生专程到成都看望夏雪。他跨越千里,将鲜花和一封长达9页的信纸交给夏雪,表达感激。“夏老师,您在网班授课中的谆谆教导让我们毕生难忘。”这名学生在信里回忆起夏雪对他的影响时说。

像这样的拜访、寄信在十余年间常常发生。多年来,夏雪都将她收到的远端学子信件、贺卡一一珍藏。

一次外校监考的经历让夏雪印象深刻,“当时正好是在一所远端学校,那是一所薄弱校,一名学生看到我非常激动,然后把全班同学都喊了过来。”夏雪回忆,所有人围着她合影要签名、拉着她说话。这让夏雪真实地感受到学生的质朴、单纯和可爱,也让她对自己所做的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网络将教育的星火传递到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真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意义和责任。”

十多年来,通过远程直播教学,夏雪培养了数万名学子,执教的网班成绩斐然,多名网校学子考入一流名校。

“我就是你在学校的妈妈”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夏雪一直用爱与责任悉心呵护学生成长,教会他们“与世界相处”。

一次,夏雪作为班主任,接手高一。开学不久,她看到小李(化名)课桌旁掉了一支笔,小李怀疑是自己的,于是捡起来看了一眼,发现不是自己的后,令夏雪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小李将笔重新扔在了地上,还踩了一脚。“想不通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做”,但夏雪因为还不太了解小李,她将此事默默放在了心里。

“语文课上我看小说,老师都没批评我。那生物课上看小说,我也没有错。”不久后,小李的表现再次引起夏雪注意。

她特别关注起小李。她发现,小李很聪明,但过于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会和他人相处。怎么办?夏雪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校园生活,向他分享自己遇到事情会怎么处理,久而久之,信任在两人之间建立。

渐渐地,小李与同学、老师相处变得融洽起来,人也更加阳光自信。在升入重点大学后,小李给夏雪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他说:“夏老师,谢谢您没有放弃我。”

“当班主任,一定要以鼓励、赏识的方式,努力让不同的孩子有所成长。”在夏雪看来,每名学生都期待被尊重、被看见、被欣赏,老师要及时给予他们内心光的照耀。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夏雪义务开设“宝贝班”辅导;在学生遇到情绪问题时,帮助其一步步重建内心的秩序;和学生一起面对困难,告诉学生“我就是你在学校的妈妈”……

“做老师很幸福。”夏雪说。在她看来,教书育人的实践应该使每一个孩子在自我不断得到建设和完善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本报记者 陈朝和)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白龙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