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审执融合优营商——双清法院以“红色引擎”驱动司法护航新实践
红网时刻新闻7月26日讯(通讯员 苏培 贺力平)“手心手背都是肉,本地外地一样亲。双清法院快速为我们外地企业执行到位400余万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速度,更给企业注入了发展生机!”近日,湖南某无人机公司负责人专程从长沙赶到邵阳市双清区人民法院,将一面锦旗送到执行局局长贺力平手中,言语间满是感激。这起高效执结的涉企案件,正是双清法院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审执融合,以法治力量护航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缩影。
党建铸魂,把稳司法护航“方向盘”
“涉企案件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发展问题。要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审执全过程,让司法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双清法院党组始终将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以“党建+营商环境”工程为抓手,成立涉企案件党员攻坚队,让党旗在审执一线高高飘扬。
针对涉企案件审理、执行中的痛点堵点,法院党组带头调研,制定《关于对涉企案件进行生产经营影响评估的工作意见》,明确要求党员法官在立案、保全、审判、执行各环节,必须优先评估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将“审慎用权、善意执行”的要求融入每一个办案环节。院庭长作为党员骨干,对涉企案件全程监管,确保党建要求转化为服务企业的具体举措。
审执融合,激活助企纾困“动力源”
湖南某无人机公司与邵阳某公司的工程款纠纷,正是双清法院以党建引领审执融合的典型案例。2021年11月,邵阳某公司将管道疏通工程发包给中铁某公司,后者交由湖南某无人机公司施工。2022年2月工程竣工交付后,邵阳某公司却迟迟未支付400余万元工程款,无奈之下,无人机公司诉至法院。
案件审理阶段,党员法官主动牵头,考虑到双方均为企业,多次组织调解,在调解未果后,及时启动司法鉴定程序,依托党员技术骨干团队确保鉴定结果公正高效,最终依法判决邵阳某公司支付欠款。判决生效后,因发票开具等细节问题,被执行人一度不愿履行,无人机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阶段,党员执行团队迅速响应,一方面启动网络查询系统全面核查被执行人财产,另一方面坚持“活封活扣”原则,不贸然采取影响企业正常运转的强制措施。党员执行法官贺力平带领团队先后3次组织双方协商,从法律规定、营商环境政策到企业长远发展,耐心释法明理,最终促成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从立案到执行到位,仅用7天时间,让外地企业切实感受到“双清速度”。
红色赋能,绘就营商环境“新图景”
“没想到双清法院不区分本地外地企业,同等保护这么到位,营商环境这么好,有机会我们肯定来邵阳投资!”拿到执行款后,湖南某无人机公司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企业对双清法院司法服务的认可。
这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双清法院依托党建引领,推动审判、执行、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党员干警带头走访企业56家,提供法律咨询64次,为企业追回欠款1.68亿余元;对8家困境企业启动府院联动破产重整程序,以“放水养鱼”思维帮助企业重生;为22家诚信履行的企业适用信用修复机制,助其卸下失信“包袱”。一系列举措背后,是党员干警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初心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双清法院将持续深化党建与审执工作的融合,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实的司法举措,让红色党旗引领法治航向,让金色法徽闪耀营商沃土,为双清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