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居民跨城消费成生活日常
●南方日报记者 崔璨
香港居民来深圳尝美食、逛商场、看演唱会,深圳居民到香港看展览、登山徒步、观光旅游……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深港两地居民“串门”互动越加密切,跨境跨城消费已从曾经的特殊体验变为如今的生活日常。
今年上半年,跨境游、文旅游、购物游持续火热,皇岗、福田、莲塘、深圳湾等多个口岸出入境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口岸通关人次较去年同期均出现大幅攀升。广深港高铁同样繁忙,今年上半年跨境客流累计达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较去年提前27天突破1500万人次大关。
持续攀升的跨境人潮背后,是深港乃至大湾区经济往来畅通、民生交往热络、发展动能充沛的有力证明。深圳香港“双向奔赴”正是大湾区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的有力证明。两地居民“串门”热、跨境消费日常化,共同勾勒出大湾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繁荣新图景。
2025年上半年,深港双城以密集的顶流演出、熙攘的跨境人潮,共同打造出炽热的演唱会经济现场。1—6月,深圳已举办超30场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同比增长20%,吸引观众40.62万人次,其中单月跨城购票比例突破65%,凸显其作为大湾区“流量引擎”的辐射力。不少香港乐迷通过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夜间往返深港,推动该口岸4月夜间客流同比激增36.8%。
香港演唱会场次也很密集。据商务部网站数据,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香港累计举办超285场万人规模大型演唱会,观众总数超390万人次,其中旅客占比36%,直接带来34亿港元消费额,经济增加值达19亿港元。
尤其是启德体育园自2025年3月开幕后,迅速承办15场国际级演出,累计吸引59万人次入场,超半数观众来自内地及海外。6月,香港更迎来密集演出,覆盖亚洲国际博览馆、红磡体育馆等场地。
深港化身大型演唱会现场,“跨境追星潮”推动深港口岸通关量显著跃升。数据显示,皇岗口岸今年上半年出入境人员超3800万人次,出入境车辆逾235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10%、15%;莲塘口岸上半年出入境人员总量已突破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3%;深圳湾口岸上半年出入境人员超2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3%。
高频次、高流量、高协同的演唱会生态,成为驱动深港“双向奔赴”的新动力。由此催生的口岸通关热潮,不仅直接提升了跨境消费的便捷性与规模,更有效撬动了双城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乃至文旅联动等领域的即时消费需求,为大湾区注入了强劲的消费活力。
此外,随着深港两地学校陆续放假,叠加深港两地多元文旅项目,以“亲子避暑”“跨境研学”为特色的家庭游、学生团正成为跨境主力军。
为了将香港居民的“流量”转化为“留量”,深圳各区、各大商圈纷纷打出“港味”牌,从开通深港直通巴士、普及跨境电子支付,到推出针对香港游客专属福利等,不断优化完善服务,提升香港游客在深消费体验。
就在深圳不断优化便利化措施、热情拥抱香港居民北上消费的同时,一河之隔的香港也积极行动,致力于吸引更多深圳及内地游客南下。从知名艺术展到各种重磅演出活动……香港不断调整策略,适应内地游客“新玩法”,顺应内地游客新需求,加强“吸引力”。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高效流动,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塑造着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崭新面貌。